您好!泽童教育欢迎您!

新浪微博 |

0755-82191999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泽童资讯>

托管行业乱象害了孩子,伤了父母

阅读:6434 添加时间:2016-11-07

2016年2月4日,广州《羊城晚报》发布了【托管班?“脱管”班!】的新闻,揭露了目前托管市场存在的乱象。

羊城晚报讯 记者化麦子报道:父母工作忙,孩子放学后没人看管,托管行业应运而生。眼下,广州城中充斥着五花八门的托管班,良莠难分。昨日,市政协委员梁燕在分组讨论时话锋直指广州托管行业,她细数了广州托管班无行规、无资质、无收费标准以及无质量保障四大乱象,呼吁为了孩子的成长,是时候管一管这些“脱离管理”的机构了! 

托管行业四大乱象


“市内任何一所小学的附近,都可以发现许多生意火爆的‘托管点’。”梁燕说现在广州市内以小学为中心,周围托管班林立。不少孩子放学后就直奔托管班,有的托管班甚至从“午托”发展到了“日托”,再到“假期托”。


但是,这些托管班真的仍然放心托付吗?梁燕直言:多数都不能让人放心!她和众多委员一起撰写了一份提案,在前期调研过程中,他们发现当今广州市托管行业存在着四大乱象,包括缺乏行业标准、主办人成分复杂、随意收费以及托管质量良莠不齐等。“很多托管班零散地掺杂在民居里,地方狭小,卫生条件不良,根本不适宜托管。”梁燕指出,这类“托管”点基本属于无证无照的黑点,名为“托管班”,实则是不受任何部门监管的“脱管”班。这些托管班在健康、安全等方面毫无保障,隐患重重。

上亿元投入哪去了?


那么,政府对于学生托管事宜有何措施?据了解,早在2014年底就有消息透露,《广州市学生托管管理办法》将列入2015年政府立法计划;但2015年年初,该办法撤出当年政府立法计划的消息便传来;随后市政府出台了《广州市小学生课后在校托管工作指引》,明确学生接受课后托管,但是家长需提交书面申请。


为何《管理办法》最终变成了《工作指引》?梁燕介绍,市政府相关负责人的答复是:近年来各学校
校内的托管操作模式“已经基本能解决需求”。同时全面取消小学生午休管理费和课后托管费,小学生课后在校托管的相关费用由政府埋单,“初步测算每年要上亿元”。遗憾的是这一政策实行的效果不佳。梁燕用数据说话:目前广州市约90万名小学生,其中享受在校托管政策的仅22.94万人,学校教师对在课余兼做该项工作有抵触情绪,这就让无证无牌黑托管点钻了空子。


破解乱象良方何在?


要整治广州托管行业的乱象,梁燕等人认为,政府应该放弃“大包大揽”的模式,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学生托管事业的发展中。事实上,“政府埋单”非但解决不了托管问题,反而会引发更为复杂的矛盾。梁燕说,社会问题要让社会去解决。破解托管乱象,政府发挥积极有效的引导和管理作用,动员并支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做好“托管”工作,而不是简单包办。





扫描二维码关注泽童微信

免费咨询热线:0755-82191999

关于泽童 | 泽童资讯 | 泽童托育 | 课程体系 | 师资保障 | 精彩瞬间 | 校区分布 | 家长交流 | 合作加盟 深圳市前海泽童教育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:粤ICP备16023537号 技术支持:万狼科技